官方公众号
2025年6月20-22日《李中莹·西安·亲子智慧班》精彩答疑分享
2025-08-15
微信图片_20250904142919_144_5.png

day1精彩答疑

Q:孩子的认知和思维比父母还要高

答:这不是好事?人类这个种族才可以这样啊。一代比一代糟糕,这个人类就没有未来了,我们也不需要活了。

问:这里面就会产生出这个孩子他一系列相关于情绪或者是说生活上的一些问题

答:你允许你孩子活跟你不一样的人生吗?

问:允许

答:那你已经没问题了

问:好,谢谢李老师。

答:你是指定某一种人生孩子就需要有某一种的性格,对吗?基本上就是我如何“操控”我孩子的发展,朝着我指定的那一类人生过去。我告诉你,没可能,你不会成功。同时我也没有方法。


Q:我的问题是我只要没看到我儿子,我就总容易担心他

答:对,会的。因为你本身不安全感很厉害,所以我就可以“一石二鸟”——我本身的不安全感,我需要得到满足。

第二个,我要证明我是多么好的一个母亲,不担心孩子就不是好母亲。所以你这做一件事有两个好效果,是这样而已。你会一辈子担心,问题不在孩子身上,在你自己,在你自己里面深层的那份不安全感。

问:那怎么办?

答:去找个老师做心理辅导。

Q:孩子每天打手机,要玩手机

答:我想问你第一件事,他打手机可得到什么乐趣或者价值。他为什么当一个孩子那个年龄应该很八卦什么都搞、什么都走过去看一看,而他没有,专注在打手机打游戏,你告诉我,你试过打他天天打那些游戏吗,你凭什么说打那些游戏是不好不对的?你都天天吃饭看你的电视剧啊,只不过没有你的爸妈来干涉你而已。你说他不行,你要告诉我什么原因,说你认为天天打游戏不行,你可以告诉我吗?

问:说不上来。

答:那你就不合理了吧,我就是不喜欢看他做这个事。你对孩子唯一的责任,就是帮助他成长,让他培养出来照顾他本人人生的能力,父母对孩子的责任,刚才你都点头。那现在他打游戏假如符合这一句,你没事的。假如符合这一句可是你还是不让他打,这是你个人问题了。

问:熬夜影响学习啊。

答:哦,熬夜,假如熬夜而没影响学习呢?他就可以天天打游戏了吗?

问:如果不影响学习,应该可以玩。

答:打游戏不影响学习,你就可以了,允许他了是吗?你问我,我又不是上帝,我又不能对后果负责任,所以你应该自己思考一下。告诉我你怎么想。总是“我说不行就不行”,你是女王了,这个不行吧?妈妈讲道理的,你的道理在哪里。


Q:孩子长期打游戏的话,对他们想象力的发展是很不利的,所以对于不鼓励孩子玩游戏这件事情,有这方面的顾虑,这个怎么解决?

答:孩子几岁啊

问:10岁

答:你允许他开始发展他走自己人生的路的能力吗?

问:我允许啊

答:假的。他在利用打游戏来培养他的某一些能力,这些能力将来对他人生发展非常有用的。而他现在培养出来这份能力最快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打游戏,因为他有兴趣,就等于那个锻炼或者写字,天天写,你不教他都写,你不允许他他都写,来培养出来这份能力。那为什么这个是不符合让他成长得更好这个目标呢?你试过打游戏吗?你反对的东西啊,你自己尝试过吗?

问:我玩过一些游戏,比较少,我对那东西不感兴趣。

答:你没试过,可是他这样我就不接受,不允许,只不过因为你还有那个权威身份而已。你打过一次,你就可以告诉我好处在哪里,坏处在哪里。假如他天天打游戏,没问题,等于天天打篮球。你是不是不知不觉有这样的心态啊,因为我认定这个不行,所以呢我就用尽方法的不允许他这样,而不是先陪伴他打一段时间,了解他有打游戏里面的乐趣是什么,你才可以说天天打游戏不健康。

下一个呢更重要了,你有帮助孩子引导孩子,培养出来除了打游戏,还有很多其他方面的兴趣吗?他现在找到成本最低,他能够天天拥有的那个机会去享受那个乐趣,发展他那个大脑袋的记忆力,那个智慧,你又不容许。你现在问我的焦点,不是孩子成长的效果怎么样,而是我如何能维持父母的权威性,我说不行就不行。

Q:我的问题是关于无条件的爱孩子、接纳孩子和怎么样接受孩子的行为这个边界,我总是分不清

答:三件事你的焦点是哪一个?

问:接受他的行为

答:接受代表认同、陪他一起去做,或者你做你的实际上我不认同的,可是做了这个事,有了这个行为的你我还接受。这个行为已经做了轮不到你接受不接受,比方说他已经打了人,轮不到你接受不接受对吗?所以你顶多接受,就是他做了一些不该做的事,可是他是我的儿子。我不能够因为这样我就不要这个儿子,我还是接受的坐下来聊聊吧。假如你想他也愿意,你就做一些辅导引导吧。

问:主要是他不愿意跟我聊。

答:那个是谁,什么人?你的孩子啊?

问:是我姐姐的孩子。

答:你没有绝对权利说我一定要你跟我聊,是他不接受你的人或者他不接受需要有更有效地对事情的处理呢,这两个是不同的。他也许会明白,他需要面对打人那个事,他可以有不同的看法、不同的情绪管理、更高有效的思维模式,这是他所需要的,下一次呢,不会让他怎么生气、让他觉得我总有办法,这样就不会动手。绝大部分孩子都不懂得这些技巧,所以呢,当时他唯一的所谓冲上来没有理性思维的呢,就是动手。

那你接受不接受他已经打了,有人过来要做一些事情碰到他敏感的事情了,他也有可能动手的。所以你说怎么样?我要他以后都不动手。你管不了人,连你自己你都管不了。所以,你只可以让他多掌握一套思维的技巧,对事情不同角度理解的技巧,这些你跟他友好融洽,他接纳你跟你坐下来谈,他也愿意了呢,你就可以做到分享。分享了,他收不收还是另外一回事呢。


微信图片_20250904142951_145_5.png
day2精彩答疑

Q:和人处理关系的过程中一般是“无我”,如果“有我”的话不就有了操控和控制吗?

答:这个是一个错误的观念。我跟你说话,我想请问你,你感觉我们两个之间有谁操控谁吗?

问:没有。

答:就是说原来呢人与人的互动里面呢,是可以没有操控的。我们在活生生地做一个证明了,对不对?

问:对。

答:特别是我说这个,我问你“对不对”,你有选择yes/no,同意不同意,就已经没有操控的意思了。那操控或者没操控呢,我给你选择,我说你可以这样做,这个不是操控。你必须这样做,这个就是操控。你可以往东一条路,有南也有西三条路,你自己看一看你想走哪一条,这个是建议,而不是操控。

问:明白了,谢谢老师。

Q:“自我”和“自私”,有时候我觉得在生活中会分不得清楚

答:「自私」只不过是看你看不顺眼的人要扁你,贴标签而已。这个世界没有人不自私的。汶川时代所有人都饿,我现在有一锅白饭,那么很多人都会想吃对吗?我吃得很潇洒,不跟别人分享,这个是「自私」了对吗?特别是这个锅的饭绝对不止一个人的,至少4个人够用的。我先挖出来最好味道的这个我吃,另外够3人份的给他们,算不算自私?

问:站在我的角度,我觉得算。

答:我连不分享都有权利,为什么我把最好的给自己,剩下的跟别人分享是自私啊?还有,你说啥都行,关我屁事!你企图能活在所有人贴你的标签上面轻松地生存下去,没可能。世界上总有人说你还是不够好,还要贴你标签。你要没标签才能活下去,我建议你不要等,不要那么痛苦,自己搞死自己。因为没可能达到的。

岂能尽如人意,但求不愧吾心。这个是我一直都用的座右铭。做了我能做的、我认为该做的,最低限度当下的我就是那么自私,可是我不能做太多,明白了吗?

问:那如果做的这个,就是比方说您刚才举的例子,那把最好的给我吃了,我会有愧疚感。

答:那你就把最好的给别人吃了,你有什么要问我?这个你都懂的,不需要问我的。这个是你的选择,你不吃、给别人都是你的选择。

问:那在这个中间,会不会体现我对自己的自我的不够爱?

答:你自己说呢?

问:我分不清楚。

答:你要找个老头点头你就去做、摇头你就不做,那你不是要邀请我操控你?你总是不断问别人来活你下一个小时的人生,累死了。所有人跟你说的话:谢谢你跟我分享你的看法,再见!所有人都是建议,我的人生我做决定。因为我要对我人生负责。


微信图片_20250904143029_146_5.png
day3精彩答疑

Q:如何掌握爱和溺爱之间这个度

答:真正的爱是让孩子成长。溺爱呢,维持表面的和谐表面的开心快乐,让他保持开心状态,

不计较后果、不计算那个性价比,就是付出多少收回多少合不合理,那个就是溺爱。


Q:我们家有几个孩子,就是如何平衡这几个孩子之间的平衡

答:没得平衡。你看动物纪录片你就看到了,老虎妈妈下面有三四个小老虎了,每天都打架的,每天都抢妈妈的关注的,没得平衡。确保他们打架没有杀了对方就行了。是真话,你看一看,所有这类的情况,这样的就是叫作「窝里斗」呢,结果让那个老虎家庭的实力更大,每个都能打的。

问:如果,我就是怕如果没有平衡好,会不会就是孩子之间有怨?

答:你永远没办法达到那个平衡,所以认命吧。你一直会活在那个“怕”里面,因为你就是那个喜欢操控,美名之用“为了他们好”这个态度来维持那个操控,然后越来越发现无力感增加。

问:是的是的,我知道了,谢谢李老师。


Q:我可以做些什么让我的妈妈和我的女儿和平相处?

答:在旁边,让他们不会打起来。

问:对,就是此刻他们发生争执了,我作为妈妈的女儿、女儿的妈妈,我应该做些什么

答:他们两个觉得你是站在哪一个那边的?

问:我有时候站在我妈这边,有的时候站在我女儿这边。

答:对,所以你是审判官。你问我家里的这些呢,很难搞好的,请外面的人搞不好,里面的人更难搞。因为你一说什么,一个就说你是我女儿你都不帮我。另外一个呢就说你是我妈,你为什么不帮我?你没得搞。所以你几个在旁边,只要不打起来,只要不动刀子,没事。

问:好,收到。谢谢李老师!

答:假如你的计划未来5年以上都是在生活在一起的呢,他们两个人迟早要找到一个可以大家和平相处的方法。

问:是的。

答:这就是回答了。

问:谢谢李老师!


Q:现在我身边有很多的孩子尤其是女孩,他们特别喜欢动漫和那个二次元,而且来找我的孩子都是比较叛逆的。像这种女生有什么样的一些心理特征?

答:她现在被困在心理空间里面,她总是想办法偷走,跳出去,越狱,跳到外面的世界。可是你不允许我,我又没有这个能力,包括没有这个胆量呢,我就只可以在虚拟世界里面找。所有那些王者荣耀啊那些呢,全部都是在那些游戏里面,那些孩子努力成为英雄的。他心里想成为英雄,现实世界里面我找不到一条路,连出门口都不被允许,他只可以在那个虚拟世界里面这样。

鼓励他去发展一些乐趣兴趣,在这个社会里面,学一些东西,能够让他在这同辈里面可以炫耀。不是明的炫耀,越炫耀的减少朋友的,暗的炫耀,不说,可是就有人过来“哇,李中莹听说你最近学会弹钢琴厉害哦”,你说“没事没事”里面的乐得不得了啊,这个就是最好了。

Q:我怎么能准确的知道孩子情绪和行为背后的动机?

答;不能,第一你以前没有关注过,第二没有学到足够的东西,第三,你不愿意跟孩子沟通。假如你愿意第三点做好就已经够了,很有效果。

问:呃以前确实是没有关注到孩子,那么我就是以后做些什么能够

答:以后做你能做,懂得做的,包括学习之后你那份觉醒,让你做一些新的有效的方法。


Q:儿子今年15岁,我跟他分开了13年了,几乎没有联系,他今年突然开始跟我联系上了

我在想我应该做些什么去弥补我对他的亏欠,以及让他接纳我

答:那个亲情关系里面父母觉得有亏欠呢孩子就认定你真的有,一定有,然后他就诉求了,不停的要,因为你亏欠我,说你要给我给我,你要赔我要赔偿,那就不停的这样,结果呢,关系永远都不平衡,搞得呢都不知道怎么样可以补偿了。做这个完全没有好处只有坏处,你是把自己往那个很深的坑里推掉下去。

当时的你不是现在的你,当时的你面对当时的情况,你已经做了当时你能做愿意做,懂得做的最好,不能更好,这句话不会错的。所以你后悔遗憾啥?除了减少你的力量减少孩子的力量,一点好处都没有。现在补偿可不是因为我当时欠你的,是今天的妈妈愿愿意为今天的孩子做,不要活在过去,不然没完没了。

问:那在这15年我们之间没有什么感情基础

答:当时的环境以及到所有的做成是这样的了,不要怪那15年。想象你的刚刚认识一个少年,你想跟他做朋友,他也愿意了,你们就可以交上朋友,说完了。

微信图片_20250904143114_148_5.png

三天的时间虽然短暂,很多学员仍觉得意犹未尽,恨不得再多学一些、再深入一点。

但从改变父母认知与行为的角度来看,这三天的内容,已经足够深刻而实用。

在这段旅程中,李中莹老师将关于思想、情绪、行为改变的核心理念与方法倾囊相授。这些不仅适用于家庭教育,更影响着我们每个人的人生成长。哪怕只吸收其中一点,并在生活中真正去实践,都会带来令人惊喜的转变。

在课程即将结束之际,李老师也向所有学员发出了真挚的邀请:

“希望这个课程,不仅能帮助到正在做家长的朋友,或者从事家庭关系辅导的人士,更能激发更多人走上导师之路。因为我们的社会需要这样的人才。”

在这个时代,中国正站在引领世界发展的关键位置。我们每个人的责任,早已不止于“做一个好父母”或“过好自己的生活”,而是成为推动整个社会、甚至世界走向更健康未来的积极力量。

愿每位学员带着这份责任与信念,继续前行。

愿你在未来的亲子教育、人际关系乃至人生道路上,都能轻松满足、成功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