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前两个阶段的学习心得,经历一个月的沉淀与磨炼后,学员们带着新的目标和期待重回课堂,在接下来的五天里,他们将跟随导师深入探讨NLP导师的卓越之路。
前三天,李中莹老师将重点讲解系统动力派NLP导师的角色使命及如何利用系统动力法则处理人际关系。后两天则由马飞鹏老师带领大家提升课程研发、销售推广及教练能力等导师的关键技能。
开课伊始,现场充满了欢声笑语。
经过前两个阶段的学习,学员间不仅建立了深厚的同窗情谊,更成为人生路上彼此支持的伙伴。重逢的喜悦在热情的问候和温暖的拥抱中弥漫开来,为今天的课程营造了温馨的开端。
Q1:看到自己即将步入老年期,突然有点焦虑
答:这张图只是给你一个参考。谁决定你“老”?老跟不老,我自己说了算。
谁跟你说你老,你都跟他说“谢谢你,再见!”这个叫作“百毒不侵”。
问:还有一篇文章《狗日的中年》,以前没感觉,现在觉得很有感觉
答:你很奇怪,中国的文字多得不得了,你偏偏选了那几个字来让自己烦恼。别人的话,写的文章都是给你参考,你自己的人生,你是主人,你说了算。不要轻易、免费地把自己交到别人手里,这是我的态度。
Q2:感觉人生有限,但要学的东西很多。
答:人生不是问题,够了就行。
普通人的困境往往在于坚持一套对自己无益的想法,别人给他意见也收不进去,就像玻璃一样反弹回来。
通透就是能打破那道玻璃墙,把自己飞到空中来看问题,能够这样,你就没有这么多问题。
人生很多问题,总是来自“我不接受”。就好比今天没太阳我就纠结难受,但太阳不会受你摆布。有智慧的人就懂得没太阳我都可以找到办法让自己快乐。
我总有选择,就是NLP里面破一切“执”“迷”“障”最有效的武器。
Q3:改变内心对外在人事物的看法和“阿Q精神”让自己内心自洽有什么区别?
我的理解中,阿Q精神是一种很不好的。
答:为什么不好?
问:因为我觉得阿Q精神代表不上进、安于现状,不向前走。
答:你先定义阿Q精神是一个不好的,然后把你的行为和这个标签做比较,结果只会让你变得越来越不好。因为你这样重复又重复,你脑袋的思维就会越来越朝着阿Q这个方向走。你为什么不换个阿Q,重新定义为:每次做都比原来要更靠近目标一点,这个叫作成功率,用成功率来看自己做得怎么样。
阿Q精神只是个标签,本身没事的。对于任何好像阿Q精神这样的标签都可以“去你的”。第一,一个标签而已,扔掉就行,你不是那么没有力量的。第二,你可以不接受别人的标签,再进一步,可以远离这个人。
Q4:做心理辅导,遇到很大的困惑,有些个案当时很有效果,但过不久容易反复。
答:这就像一个医生,对病人只是治标不治本,更大的问题就容易出来了。在心理辅导里面,做好又回来,我们一般考虑案主和父母的关系,很小的时候和父母的连接还没有完成,往这个方向找根源,在那里做工作,往往发现效果比较快比较明显一点。
Q5:8~12岁青春期您写的叛逆期,可是有些13~18岁的也是很叛逆的。
答:青春期和少年期叛逆的方式和动力是不一样的。8-12岁的叛逆是没有道理、目的的,你说什么基本他们都会反对,这个阶段是“盲目的叛逆”,目的是为了甩开父母的手,验证自己的能力,学会自己独自走路。这个过程是孩子比较容易迷失的阶段,很辛苦,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只知道要叛逆。而13岁~18岁的孩子叛逆是对抗权威,他们是不愿意听“权威”的话的,这时候能教导他们的只有他们自己“扎堆”的伙伴当中最有力量的人。
Q6:青春期孩子想要手机自由
答:在孩子自己的时间内,想要玩什么都可以,只要合理合法、不伤害自己。你允许吗?你接受这句话吗?
父母的责任,就是逐步培养孩子能够独立照顾自己人生的能力。从被别人照顾,到慢慢自己照顾自己。父母希望孩子停留在8岁,而孩子说我已经12岁了,我需要自己管理自己。
Q7:处理上瘾的个案,总是不成功
试试模仿对方,先了解需要帮助的对方处在怎么样的状态。体验过才有资格谈,你可以怎么帮助他们。
上瘾背后的心理动机:现实的世界不够好,得不到他想要得到的,他才需要进入虚拟的世界。
Q:如何做到像您这样几句话就抓到要害?
答:你又不知道我做了多少次,都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任何一个这样的事件出现,好比刚才演示的学生打人的事,我们沟通的定性定位,到底是为了证明自己厉害,还是证明我有能力帮助对方成长进步?任何沟通都是这样,有一个定性定位。
刚才那个案例的处理,我完全的关注点就是那个学生的成长,朝着你终于成人要照顾你的人生,到那个点的时候你需要具备什么能力,这个事情如何帮助你在那份需要上面加分。所有老师引导学生不当行为这一类的,老师的思维关于事的定位应该是这个,而不是“我是老师,我要维持我的威严”。
Q:如何灵活地去用这些技巧?
答:那就灵活去用咯,知道多少用多少。或者事情过后,一个人的时候,拿一张纸一支笔,把自己引导的过程写下来,自己删减,从比方300字先减到120字,再减到60个字,只有两三句话。然后两三句话最重要最关键的,圈起来。你就知道那300个字里面哪几个词语最有重量、有效果。多几次这样你就有了总结,就能更自如地去用。
Q:我也希望做到您这样的讲课风格,您的建议是什么?
答:你永远做不到第二个李中莹,可是你永远可以做一个非常优秀的你自己,包括超越李中莹的你自己。
问:我也想模仿你回答问题的这种方式,又轻松又可以让同学收获更多。
答:你是说两块,一块是我台上的形象,你觉得潇洒;第二块是我跟同学回答互动,我给他那些内容的分量,那是两回事。分开学。你要讲的题目,你懂得是不是足够多,这是第一步;
然后跟这个题目有关联的,有没有做些研究,不讲可是你看过书、学过技巧,试过解答一些问题,这样你就有底气了。
Q:一对一帮来访做梳理时第一步是帮他聚焦需求和问题吗?
答:不是,第一步是建立你跟他之间的和谐氛围。先帮他放松,状态调控。在我的简快身心积极疗法里面,做所有个案辅导的开始,一定是先做状态调控。这一步没做好不要开始辅导,不单只是浪费,还会扼杀辅导成功的机会。
问:我发现在聚焦需求和目标这个部分一般会花费比较多的时间,很多人以为拿着一个需求,实际上是不清晰的。
答:你的责任不是帮他澄清?引导他让他真正找到自己需要什么。
问:有没有什么更高效地厘清目标和需求的技巧?
答:三句话,叫作“黄金三问”,就是做辅导做教练都很管用的三句话:
第一句“哪方面的问题”;第二句“什么问题”;第三句“你想要什么”。
问:一般时候到第三句他们是表述不清楚的
答:对,很多人都不清楚自己要什么,这个不奇怪。小时候做乖孩子,总是看父母的面色来做人的,从来没有建立过一个“自我”。所以你第一个怀疑是,他根本就没有自我意识,就是里面没有这个“我”,只有众人眼里的我,没有本人眼里的我,这个是自我意识的欠缺。
Q:如何把课卖出去?
答:假设我就是你未来一个准顾客,为什么我要买你的课,给我一个理由?
问:可以让你的生命状态更好。
答:我现在不错,没有想要更好。你没有什么给我,让我有那份感觉比如想到就很开心,没东西推动我。然后那些干巴巴的理由我都听不进去,这就是没有说顾客的话,只在说你的话。说个最现实的,下课后找两三个同学,自己演练一下,假如一个陌生人,你给他介绍你的课,为什么他要买你的课,连你都说不出来,你怎么能卖得成功。
什么是销售?让顾客看到他的需求;让他认同(理性和感性)你所提供的能够满足他的需求。
最直接的,他上课前和上课后会有什么不同。
Q:销售中如何降低阻力干扰?
答:被什么干扰
问:例如顾客担心学不会
答:这个一定会有的,我10个顾客里面9个都会有这样的担心,因为从来没有接触过心理学之类的课程,也许你真的有兴趣进入心理学的领域,这个课正是你第一个应该上的,因为最容让你听得明白,最容易进入你的生活里,帮你做到更好的效果。
我刚才就是「先跟后带」,跟着你说的理由,把你带过来我这边。有感觉吗?
问:有感觉。
Q:导师的身份定位,如何定位可以帮助学员成长?
答:三个核心问题:为谁而讲?为何而讲-为什么他们要来听?为何会有效果-能拿到什么价值?
用什么样的方式,确保他们能拿到这份效果,这是你作为导师或主办方对学员的一份责任,这些假如你同意,那么每一次开课你都用这个反问自己。
Q:作为您播撒出去的“种子”之一,想请您给我们一些忠告
答:这个课是跟大家分享NLP的概念,对一些事情的看法,以及一些技巧,也许打通了你脑袋里面曾经的一些疑惑或者模糊,是做到这样。从来都不是全部,你可以有更多,也需要更多。所以我只是一个过客,路过,吃顿饭,分享几句话,差不多从整个人生的角度来看,只此而已,没有什么了不起。剩下的是自己的事,我可以讲100句,你收进几句,你收进那几句话真的用出来对你有影响,你里面因此有所不同,当你下次做或说有了不同,完全由你来操控。
然后除了我的,还有更多老师、更多学派、更多技巧,你全部收进来,那个是你,所以你的资料库更丰富。然后多一些好像你这样的人、这一类的学问,帮一个人身心有所提升的,能够传播,就能够对社会有点贡献。任何一个人没什么贡献,可是集中起来就是一片,就可以有一份影响,很多这样一片又一片的影响,可能就是对社会的贡献。
Q:我有阶段性迷茫的问题
答:迷茫没问题,让你脑袋好好休息,你不否定自己就没问题。
问:不是否定自己,是我在阶段性迷茫的时候,感觉人生没意义。
答:那个不是迷茫,是感觉人生没意义。
问:但是是阶段性的,每隔两三年有一次大的……
答:好了,不要告诉我你多惨,告诉我你想问什么?
问:我想问如果我下一次遇到这种,而且我清楚……
答:你想问什么?一句话。
问:如果下一次我再遇到这种阶段性迷茫,我想不用靠外界的力量,靠我自己……
答:一句话,你能够15个字之内说出来,我就接你的问题,而且给你满意的答案,超过15个字我就不听了。
问:我如何用自己的力量,不再靠外界的力量让我……
答:已经过了15个字。三次都这样,请你坐下想通再举手。
借助这个答疑,李老师跟各位未来准导师提点:
我这样做好像对提问者很没礼貌,其实不是,我用这个方式是让她真正找出自己的问题。
当问题能清晰,就已经可以解决80%。
人很多问题是因为自己说不出来是什么问题。总是想找一个爸妈:“你照顾我的人生”。
照顾自己人生就好像你说:我肚子有点疼早上吃错东西。这样很容易就找到解决的方法。
假如你说:我很难受,我不舒服,我现在不想吃又不想上课,我心里很不开心……说一大堆,
一直没说事。所以真正有意义的思维就是一句话说到点上。
因此,人生本来是简单的,不简单是你自己把简单的事搞复杂了。本来12个字可以搞定非要用120个字,结果发现自己乱了迷茫了,只可以到处找老师了。
答:你现在可以15个字说出你的问题了吗?
问:靠我的力量,解决无意义感。
答:什么是无意义感?
问:就是挣钱也没动力
答:没动力你就不去赚啊
问:可是我会抗拒。
答:你又在躲了。别人要带你出来你就拼命躲。所以你希望人生有意义是吗?
问:是的。
答:是个值得你用力去追求的目标
问:是的。
答:你开始有第一份意义了。有目标有动力去跑,人生不就这么回事?不要以为意义是那么大的。说不出来就拿不到,说不清楚做不好。
Q:我有一个来访人生陷入低谷,想让我帮他重回辉煌
答:辉煌你没有把握,你只能做些引导,带他去“跑道”,自己要跑要飞是他自己的事。
问:做了很多工作,好像没起到什么作用。
答:对,因为第一你太贪心。你以为因为你可以让他一把跳到5楼。你顶多推他跳到2楼。2~5楼是他自己要跳的。所以你做不到是这个原因,定的目标太高。我帮你重新找回动力可以,怎么用动力怎么扩大发挥加强动力是你的事,我只是旁边这个人。什么叫作辅导?辅导的辅字什么意思?马路上主道旁边那条小路叫辅道。辅导就是从旁边辅助。你只可以辅助他。
Q:作为一个NLP领域的初学者,想作为终身职业发展方向,您有什么建议?
答: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兴趣所在。NLP发展到现在,已经发展出很多的应用模式。你挑选你自己最感兴趣的应用场景,然后把自己放进去,反复应用,这个绝对不是只读书有文字上的理解就可以有用的,必须经过做、干活、体验、总结,才能够形成功力。
学完NLP,里面的东西完全用不到,这个没可能;完全能用到,这个也没可能。可是总有一部分适合你当下的状态,可以用到的。可以用到,有了经验,有讲义来提升你,再看一两本书,你就有很多东西的,自己去用了。
也就是说,不是上课拿到的东西就可以完成你事业的梦想,而是学、自己用、用得好,还要编出来变成一个可以卖钱的产品或服务,那你的事业才开始。而NLP是我知道的学问里面应用性最宽广的学问之一,差不多人生任何方面,都可以一定程度用到NLP里面某一部分的东西。
Q:感觉我的妈妈和我的孩子相处的时候是讨好的模式,对我也是讨好的模式,我夹在三代之中有时候找不到自己的位置
答:你做你妈妈的角色要做的事,她做她外婆角色要做的事,她的性格做成外婆如何对待外孙,是她俩之间的事,没你的事。你硬要把手放在别人两个关系里面,你只会失败,只会辛苦甚至三个人都辛苦。
孩子长大会明白,这个是外婆对我的溺爱,现在我长大了,既不需要,也不会再有。你说妈妈对你是讨好,你是说她不够好,你可以不要她吗?可以赶走吗?可以换个人吗?所以“讨好”两个字,换一个说法吧,她希望你比她认为她能做得更多更好、希望你更开心、更舒服,这背后不是爱吗?你多关注这个「爱」字吧。